为破除职业性别偏见,瓦解固化的社会认知壁垒,保护孩童自由多元发展可能空间,构筑性别平等的文明基座,7月31日,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小丫基金的支持下,在石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石城县和仁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和仁社工)在东城儿童服务站开展了一堂特别的职业规划启蒙的未来赋能课程——《打开对未来的想象》。
这堂课像一把神奇的小钥匙,通过系统的职业启蒙与性别平等教育,引导儿童打破固有认知边界,树立“职业无性别差异”的成长理念,轻轻打开了大家对“职业”、“性别”和“未来”的新思考大门。



认知启蒙:职业认知偏见


活动以“职业头脑风暴”互动开启,通过三步引导层层递进:首先鼓励儿童列举知道的职业类型,“医生!”“老师!”儿童积极思考、踊跃回答;继而老师通过职业称呼提出“性别对调”假设,引发儿童对“职业性别标签”的深度思考。
之后老师还带大家看了一组“搜索图片”:搜 “幼儿教师”,出来的几乎都是女性;搜 “教授”,大多是白发老爷爷的卡通形象;而搜“家务”,画面里总少不了“妈妈”的身影……这些现象揭示了性别偏见的隐蔽性 —— 它不仅存在于对职业分工的固化认知中,更渗透于家庭角色、能力判断等多个维度,而这种偏见本质上是对个体潜能的人为设限。


01


榜样引领:突破边界的力量


活动通过案例教学,系统介绍了中外打破职业性别壁垒的先驱者事迹:新中国首位女机长秦桂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中国科学院首位女院士何泽慧……这些故事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大家的眼睛:性别从不是“能力的边界”,医生可以是女生,幼师可以是男生,每个职业里,都可以有不同性别的人闪闪发光。



职业启蒙


未来畅想:自主意识成长


在“畅想未来”实践环节,儿童通过文字或绘画形式畅想理想职业图景。作品中,“女消防员”、“男护士”、“跨星球探险家”屡见不鲜,展现出突破传统认知的创造力。活动强调:职业选择的核心依据应是个人兴趣、能力匹配与发展环境,而非社会预设的性别角色。


活动尾声,通过知识点大问答,强化儿童“职业无性别差异”、“家务共同承担 ”、“个体选择应被尊重”等核心认知,多数儿童已经能清晰辨识常见的性别偏见表述,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成效。

此次活动通过认知解构、榜样示范与实践体验,帮助儿童建立了更为开放的职业观与性别观。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正如课程结语所强调:“美好的未来应充满无限可能”,儿童服务站将持续推进此类赋能教育,助力每一位少年儿童在无边界的想象中,脚踏实地迈向多元未来。
如何加入我们?
月捐
通过“月捐”方式献爱心,您首次需识别下方二维码确定捐赠金额和日期,次月起将按照设定金额和日期每月自动从您绑定的账户扣费。

资金用途
本项目所筹善款将用于江西省石城县东城儿童服务站项目活动中,其中包括儿童服务站的建设、受助儿童的结构化课程教育和参与式游戏互动、安全卫生教育和社会心理支持、日常亲情陪伴的项目运作等。
关于我们
石城县和仁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和仁社工。4A社会组织。是一家非营利的综合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督导机构。于2019年3月登记注册,系石城县第一家社工机构,以“助人自助”为宗旨,机构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成为一个“专业、规范、高效、透明”的社工机构。为省内多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机构在儿童发展和保护领域经验丰富,成绩斐然。
机构使命:用我们的专业让人人都拥有自我成长的力量!
机构荣誉:
4A社会组织;
赣州市2024年度社会工作项目大赛一等奖;
2024年赣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类项目;
江西省社会工作服务单位典型事迹;
2023年江西省社会工作协会优秀单位会员;
江西省十佳社工服务项目;
2023年赣州市精品社会组织;
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江西省第四届优秀社会工作小组案例;
第二届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
第九届江西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壹基金儿童服务站特色站点;
壹基金-音乐教室项目“优秀执行机构”;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优秀伙伴机构;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优秀预防儿童烧烫伤安全教育基地;
江西儿童保护工作”战略合作伙伴“;
2019-2020赣州市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
第十届赣州市文明单位;
赣州市优秀社工站;
2023年赣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类项目;
石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
第二届石城县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