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石城县委社会工作部、石城县民政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由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石城县和仁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与志愿服务通识培训”于3月8日至9日在石城县民政局二楼成功举办。 本次培训有来自石城、广昌、章贡区、赣县、瑞金等地的30余名县域社会组织负责人、志愿骨干及基层社工参与,通过理论教学、案例研讨与实践交流,为县域公益力量注入发展动能。
3月8日上午,培训班在石城县民政局二楼正式启动。开班仪式上,石城县民政局副局长赖华强调:“社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其规范化建设与专业能力直接关系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希望大家一是争做“政策践行者”。深入学习社会组织法规与志愿服务标准,将规范化要求内化为机构管理的“指南针”。二是勇当“民生服务员”。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民政重点领域,设计小而精、可持续的公益项目,让服务更有温度、更贴民心。三是善为“生态共建者”。打破地域壁垒,赣闽公益组织加强相互交流,在资源共享、项目共推中实现共赢发展。”

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张书华:“此次在赣州区域开启‘善才伙伴’的县域公益组织支持项目,我们也希望把同心基金会在“善才种子”所倡导的‘家乡公益、家乡人爱’的理念带到赣州地区,特别是遇到了我们优秀的公益伙伴——和仁社工,一起推动在地的公益组织、志愿者公益人能够真正实现有爱有力,造福一方,帮助到我们当地更多的志愿者和社会组织能够专业的做好公益慈善。”

开班仪式上,还为入选“赣州区域县域公益组织支持计划项目”的5家社会组织颁发了“合作伙伴”牌匾。

培训课程围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与“志愿服务通识”两大主题展开,特邀公益领域资深专家彭海惠、社会组织治理专家杜兴强授课。
南昌益心益意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彭海惠老师有20多年公益从业经历,具备极其丰富的公益经验的他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解析公益理念、志愿者招募、激励及团队管理策略,并强调“真正的志愿者服务是强调收获而非付出”,对志愿者的管理也是建立在这个概念之上。只有让志愿者明白做志愿服务是一个人在满足精神需求并获得自我实现的过程,当达成共识,才能更好的管理。

2.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南昌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项目总监、南昌太阳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杜兴强老师,具有二十余年社会组织运营和公益项目管理经验的从社会组织概念架构、制度完善到合规化运营进行了系统讲解,结合江西本土案例,剖析社会组织在组织简介、财务管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风险,课程还引入情景模拟,帮助学员掌握项目设计与项目成效呈现的思考路径和技能。



此次培训不仅是能力提升的平台,更是区域公益协作的纽带。未来,主办方计划持续开展进阶培训,并依托“善才伙伴”项目,为县域组织提供资金、督导等支持,助力其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坚力量。
“通过这次培训聆听了专业且经验丰富的两位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志愿者服务通识和项目的策划及财务管理,对志愿者服务精神和组织管理有了更好的了解,让我受益匪浅。对今后我们组织的发展方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此次公益培训活动,还为我结识了不少兄弟组织优秀人才。经过一起学习、交流和探讨,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法来更好的开展公益活动,收获了许多好经验!”
“这次培训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理解了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差距,掌握了志愿者分层管理的方法,学习了红头文件的运用,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公益同行,深化了对公益慈善的理解。独行快,众行远,培训帮助我们做更好做公益,规范做公益,帮助我们的公益行稳致远!”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我系统地学习了关于志愿者管理领域的核心理论,尤其是志愿者培训与管理的方法,让人受益匪浅,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啧有很大的帮助。下午的培训中提到,公益是否接受奖励论也让我重新思考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激发了我更多的想法。还有财务方面的学习也让人耳目一新。还是要感谢老师,感谢资助方和主办方给予机会学习!接下来,我也会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争取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感谢两位老师两天课程的精彩培训,让我更加了解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以及内部治理和志愿者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性。同时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公益同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加强学习专业知识,继续和公益伙伴们益路前行!”
“感谢资助方和主办方,感谢两位老师的辛苦付出,让我了解了公益对社会的意义和对自身的提升。可惜时间不够用了,财务这方面再讲细点就更完美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再来学习。还有认识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很开心,也见识了和仁社工人与人之间的松弛感,太美好,那就来日方长,期待下次相遇。”
“这两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彭老师的授课让我认识了志愿者管理是可以多维度、多角度的去管理,打破了原来的固有思维。杜老师的授课认识到了怎么去更规范的把项目更直观的呈现出来,也认识到了原来机构的通知或者邀请函也是可以用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出来或者接收,认识到了四个底线,同时在财务上面也认识到了怎么去做会更规范,使自己在之后的工作上少走或者不走弯路。感恩遇见!”
“通过培训了解了慈善和公益的区别,加深了对公益这一行业的了解,在服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授人以渔,帮助服务对象自我成长。同时让服务对象参与我们的工作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是一种成长,更是一个资源。
“对助人自助我有了新的了解,自助不仅是对服务对象而言,也是对自己本身,也是一种帮助和成长,这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这次培训让我对公益这个词了解更加深刻,也了解到公益和慈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像会上彭海惠老师说的,“慈善是授以鱼,公益是授以渔”,公益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服务对象物质上的一时之困,更是给对方的一种精神支撑。慈善的服务对象是困难群体,但公益的服务对象也有可能是你我,它是一个广泛的范围。在公益服务期间或许见不到什么成效,可能还会被服务对象嘟囔“没事干”,但是只要所做的在未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或者是将一个人从迷途中拽出来,我觉得这都是有意义的。彭老师和其他机构老师们总结的“成就感、价值感、幸福感”。俗话也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做公益追求的不是金钱或者其他的什么物质回报,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助人、自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和仁社工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