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蜜
听说今天是“世界社工日”?

是的,国际社工联(IFSW)确定从2007年开始每年3月的第三个星期二为“世界社会工作日”。这是全球社会工作者共同的节日。

小和社工

 

为提高儿童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应对灾害、非故意伤害方面的知识水平,增强儿童辨别危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呵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2024年3月19日这个特殊的节日,石城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携手县和仁社工,在龙岗中心小学开展壹基金儿童平安小课堂项目启动仪式暨教师工作坊。
教师工作坊
熊非为项目学校老师介绍壹基金平安计划项目,李含通过案例分享、讨论互动等方式,让学校的教师了解到儿童平安小课堂进校园的意义和作用,并详细讲解了课程内容及教具,传播了“与其永远给孩子遮风挡雨,不如教会孩子自己打伞”的安全教育理念。
交通安全
讲师结合儿童的日常出行经验,一起讨论分析了发生交通安全意外的成因——司机看不见行人,行人看不见车辆。同学们意识到了在出行时不但自己要看见周围车辆,还让司机能看得见我们。讲师还通过视频、实验、情景剧演示等方式,让儿童认识到视野盲区、内轮差等概念,以及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头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同学们能够在外出时,步行和乘车更安全。

消防安全

讲师与同学们一起认识火——他们一起分析容易引起火灾的行为,了解火灾的四个特点,并从这四个特点延伸,学习了预防和应对火灾的两个法宝——消防面罩和烟雾报警器的使用方法。
讲师通过三个不同的火灾案例,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可以在火灾发生前、中、后分别做些什么,能让自己在火灾时迅速逃生,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
与其强调一千遍“注意安全”,不如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自我体验一次具体的“危险”。我们常常告诉孩子遇到危险要冷静,但其实从容应对风险的前提是,孩子本身具有认知危险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未来,石城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将携手其他社会组织,持续深入石城县校园开展平安小课堂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能力,减少和避免各种意外发生。
壹基金儿童平安计划受 2013 年雅安地震的催生,从自然灾害的教育开始,逐步到儿童的日常风险,围绕地震、火灾、交通和溺水四个主题内容,目前开发设计已有生存训练营,交通安全训练营和小课堂三套活动内容。有别于以知识灌输为主、禁令式、基于免责的安全教育,儿童平安计划更加侧重于儿童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追求有趣与有效相互结合。壹基金儿童平安计划荣获 2018 年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壹基金儿童平安小课堂项目涵盖交通、溺水、消防、地震四个种类,针对小学三至六年级阶段的儿童,通过运用小组讨论、提问互动、游戏活动、实验探究、实践行动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趣、有效地传递地震、火灾、交通、溺水四个主题的安全关键信息,推广集教具、教学视频、教师讲义、教学课件一体化的安全教育课程,提升儿童的风险感知能力以及面对风险的判断力,最终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