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2月3日是第31个国际残疾人日,为增进儿童对残疾人的理解,让儿童学会尊重、关爱残疾人,激发儿童感恩生活、尊重生命的情感,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传统美德。12月4日,在石城县妇联、共青团石城县委的支持下,石城县和仁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和仁社工)、琴江镇社工站于东城童心港湾/壹基金儿童服务站开展“让爱来·让碍走”主题活动。
活动在情景模拟中拉开帷幕,社工介绍了“单手穿衣”、“手心识数”、”你划我猜“情景模拟条件,通过模拟来告诉儿童残疾人在身体上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儿童初步感受到肢体残疾者、盲人、聋哑人等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
随后,社工及志愿者组织儿童观看残疾人纪录片,让儿童直观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残疾人的身体状态、生活状态,感受残疾人顽强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们身残志不残的优秀品质。
接着,社工通过戴眼罩、耳塞、口罩,捆扎手臂的方式把儿童模拟成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者,并带领儿童分组进行1小时的户外生活体验。
在分组模拟体验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绿队前往家家乐超市时,模拟肢体残疾者的儿童由于缺少双臂,想试穿衣服却无法独自穿好,这时旁边的伙伴和售货员伸出双手,积极地帮助她试穿衣服,最终她挑选到了合适的衣服。
模拟结束后,大家一起返回童心港湾,社工引导儿童分享模拟体验的感受,模拟盲人的儿童表示“走在路上看不见前面有台阶,都差点摔倒了”、模拟聋哑人的儿童表示“无法和别人说话太难受了”,模拟肢体残疾者的儿童表示“没有手臂自己没有办法穿上衣服,老是要其他人帮助我,我感到很自卑”,其他模拟正常人的儿童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如果我在大马路上遇到盲人,我会耐心扶他过马路”……
并让儿童分享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原因,儿童表示“因为大街上的盲道老是被占用”、“因为残疾人在外面不方便上厕所,没有专门为残疾人做的厕所”……
接着,社工通过图片展示向儿童讲解其他无障碍标志和设施,如人行道上的盲道,楼梯旁的宽缓坡,无台阶的厕所通道……并为儿童讲解无障碍标志和设施的含义和用途,让儿童对残疾人的公共权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编辑:邓雨晴
拍摄:李含
审核:李含 熊非